岁岁元宵,今又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民俗大节,它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狂欢精神。吃元宵、品美酒、观花灯、赏明月,与家人团圆少不了美酒的助兴。酒,作为中华礼文化的浓缩代表,一直在礼尚往来的传统习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酒类产品无疑将在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延续销售旺季。
葡萄酒佳节送祥瑞
在中国人的意识当中,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只有闹过元宵后,才是年的完美收官,元宵节也因此有了不同寻常的含义。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始于东汉时期,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这个节日的由来却有着众多的版本与说辞,有考证的是因佛教演化而来;也有论述是因道教的学说而来;而更多的传说或有趣的由来还是关于人们对于合家团聚一词美好的憧憬。
1500年前,隋朝军队攻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待次年元宵佳节时,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感伤之余,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遂成人之美,昌乐夫妻得以破镜重圆。
在古代,元宵灯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蕴含极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观灯赏焰,尽情欢乐,无不欢天喜地,盛况空前。元宵节能够流传至今,真正的原因是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话灯联、赏灯诗、猜灯谜,更有舞龙、舞狮子、闹社火等民间习俗,都有着在新的一年圆满、红火、热闹的期盼。
中国人看重团圆、喜庆,在合家团聚的餐桌上如果有酒助兴,定能让年味儿更足。葡萄酒作为近几年备受国人推崇的餐桌饮品,口感或饱满丰腴,或厚实芬芳,或清香怡人,或热烈浓厚,除了时尚高雅的外形,吉祥的寓意也与中国节日文化中喜庆兴旺的美好祝愿不谋而合。由长城出品的龙喜干红葡萄酒,精选长城沙城产区优质赤霞珠,经长城地下大酒窖橡木桶陈酿及瓶储6个月以上,陈酿酒香和橡木香气交融协调,红宝石般的色泽、幽雅的果香,尤与温暖的团圆大餐交相呼应,必将为您送来整年的祥瑞、满堂的红火。
浪漫红酒元宵添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节也被称做灯节,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百姓在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作为一大盛事。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自然数不胜数,如今读来更是趣味无穷。明代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古人眼中,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灯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花灯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辛弃疾在《青玉案》中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无论是陈三和五娘在传统戏曲元宵节赏花灯中的一见钟情;还是宇文彦和影娘在《春灯谜》中的元宵订情,翻看我国浩如烟海的历代诗词歌赋,元宵花灯下的浪漫温馨,青年男女约会的神秘和喜悦,无不跃然纸上,与当今时尚的情人之约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加细致生动,令人神往。
灯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便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故元宵节也被称做中国的“情人节”。
吃元宵、赏花灯的元宵节与讲究美食搭配的葡萄酒很登对,灯节中浓浓的文化气息也与葡萄酒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似曾相识;孕育爱情的时刻也一定要有葡萄美酒相伴;狂欢的精神特质更与西方酒神的气质暗通款曲。凡此种种,看来元宵节与葡萄酒才真的是珠联璧合,互相般配的一对,有了葡萄酒才有足够而又不过分的“热”与“闹”啊。
在普天同庆的节日,不是每一杯假日里的酒都沁人心脾,有时候独酌无相亲,酒入愁肠醉不成欢。如果不想举杯邀明月,最理想的方案莫过于找到一个对的人共饮。荣获2010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金奖的华夏葡园A区干红葡萄酒,拥有浓郁的香气,兼有紫罗兰花香和橡木桶带来的巧克力香气,单宁软化入口如丝绒般细腻,风格典雅独特,开上一瓶,任酒香弥漫,只选对的,才能表达爱的诚意。
本文标签:长城葡萄酒 编辑: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