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相对区位优势 。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310、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2003年,全市货运量占全省总量的25%,客运量占全省总量的30%;199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市地州始终列第二位,年均增长8.9%,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加工工业优势 。天水经济开发较早,上世纪初,雕漆、纺织、面粉等传统工业就开始萌芽。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一批企业相继搬迁天水后,天水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有工业企业749家,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烟草、塑料等行业竞相发展,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400多个系列3200多个品种,有200多种产品荣获国家、部、省优和甘肃名牌产品、陇货精品等荣誉称号,60多种产品出口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优势明显,加工工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9.9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占全市法人单位的11.7%,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与我省以资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较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三是旅游资源优势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发掘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和古文献资料确证,天水是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和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也是伏羲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曾亲笔题词“羲皇故里”。天水境内古石窟、古遗址、古建筑、古战场、古墓群众多,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44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7处、省级文保单位38处。以伏羲文化、大地湾遗址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7000多种;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19世纪1500年间的塑像7800余尊,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5平方公里,与小陇山林区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集南秀北雄于一体、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映的特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水景区景点数量繁多、布局集中、文化品位较高,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是农林土特产品优势 。天水的土壤、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有粮食作物10多种、经济作物20多种,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桃、梨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林木资源2500多种,出产药材、生漆等林副产品百余种,森林覆盖率达 27.1%。境内的小陇山、关山、秦岭三大林区林地面积达 1026万多亩,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依托资源优势,林果、畜禽、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花卉等优势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
五是劳动力资源优势 。天水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占全省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242人,城乡剩余劳动力多,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开展劳务输出奠定了基础。
本文标签:天水五大优势 编辑: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