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之一:来源于绍兴十大民间风情之《花雕嫁女》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是历代名人墨客为之倾倒的传统名酒。花雕嫁女则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传统风俗之一。
晋代"竹林七贤"中最为英俊挺拔、刚正不阿的乡贤桶中散,其子稽含即是记录花雕的原始圣手。稽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陵地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意思是说:南方人生下女儿到岁时,便开始大量酿酒,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埋于池塘中。哪怕到春天的积水满池塘时,也不挖出来。只有当女儿出嫁时,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这种酒称为女酒,它的回味是极好的。作为上虞人,稽含在这里记录的是最能代表绍兴风俗的"花雕嫁女"的史实。此埋于地下的陈年"女酒",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故称"花雕"。酒坛外面为什么要雕花?是父母对女儿美好的祝愿,是父母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祈求,一个希翼。女酒花雕是家中女儿出嫁时宴请之美酒,是家中女儿长大成人的见证。饮花雕之际,乃嫁女之时。此时此事,喜事,美事,福事,乐事也。
今日的绍兴,花雕嫁女之风已难觅完整之过程。然而,女儿出嫁之日,用上等好酒,用品质优良的花雕酒,仍然是真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花雕酒蕴含的仍然是绍兴人对出嫁女儿的一种深情,一种期待,一种心愿。
传说之二:“花雕”原名“花凋”,纪念“花之早夭”。
《诗经》国风。周南篇—一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贲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在中国相传有个习俗,就是家中若有女诞生,则酿一坛酒,及至女儿待嫁出
阁时,用以宴请宾客,而这坛醇香美酒,即称“女儿红”;但天有不测风云,人
有旦夕祸福,若是云英早殇,则在祭悼之日,将这盅醇酒分与亲友斟饮共尝,以
纪念这早凋的落花,而这坛苦涩美酒,即称“花雕”。
传说之三:“花雕”指未嫁之女
花雕,众所周知这是一种陈年的黄酒。要不是因为晨报上的一篇文章,也许我对它的认知程度也仅限于此。说到花雕就不得不谈同是黄酒的女儿红。关于女儿红的由来,应该是妇孺皆知的。民间有一种古法,就是从女儿生下的第一天把一坛新酿的黄酒埋在地下,直到女儿出嫁的那天再取出请宾客共饮,此谓女儿红也。可能因为黄酒是江南特产的关系,名字也如此地富有诗意。从来没有想过花雕酒会有什么不寻常的渊源,一直认定它是一种上好的黄酒罢了。上星期天晚上闲来无事便顺手翻了翻黄金周期间累积的过期报纸,内容不多,浏览的速度就越发快了,突然间一篇名为《花雕》的文章映入眼帘,读后感触颇深。原来,花雕的真正含义是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想来也是,花雕酒的年份远高于女儿红,口感也更加纯洌,是一坛与女儿红同期埋入地下而久未取出的黄酒。花雕原名花凋,因太过悲切故改称为现在的花雕。想不到,花雕的由来如此凄美。没有人愿剩下变成花雕的,那就愿家有女儿的家家都有女儿红吧!
传说之四:花雕相传是在新婚之日埋在地下,到花甲之年才开启的绍兴美酒。
想必大家都还知道一种酒,名字叫做花雕。这是绍兴特产陈年花雕酒,即酒中极品。此酒以其色泽透明澄清、诱人的馥郁芳香,口味醇厚甘甜、具有甜、酸、苦、辛(辣)鲜、涩、味于一体丰满酒体,加上有高出其他酒的营养价值,因而形成了澄、香、醇、柔、绵、爽兼备的综合风格。绍兴花雕酒也是烹饪中调料,有去腥、增香,使菜肴更加鲜美。由于酒精度、糖度、酸度含量适当、适量、饮用能生津和血、行气、行神、驱寒、壮骨的功效。盛夏季节,加小块冰,饮后凉爽收汗,别有风味。 我喜欢花雕,并不是因为它被国际誉为“东方名酒之冠”更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选定唯一国宴用黄酒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酒的原因,而那么迷恋它。那是因为,我喜欢花雕的传说。听奶奶讲:相传,最美的花雕酒,是在新婚之夜时,两个人共同将这一坛酒埋于地下,到了花甲之年才开启的绍兴美酒,方被称为花雕。通过这个传说,我明白了,花雕为什么集合了甜、酸、苦、辛(辣)鲜、涩、那么多的味道,那就是两个人一生的生活,那就是生活,什么味道都有,不都是甜蜜的,不然就不是生活,也不会有那般醇香的味道。
传说之五:个人认为最接近真实的花雕来历-----
花雕酒又叫做远年花雕酒。其实,花雕酒就是经过长期贮藏的酒,并在酒坛外面雕绘五色彩图,这些彩图多为花鸟鱼虫、民间故事及戏剧人物,具有民族风格,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品,颇受国际友人的喜爱。上述情况介绍表明,女儿酒和花雕酒是同一类酒品。但真正的“女儿酒”在市场上是不出售的,正如梁绍壬在《两般秋雨盒随笔》中所指出的,“女儿酒……此各家秘藏,并不售人。其花坛大酒,悉是赝本”。由此可知,“花雕酒”不是真正的女儿酒。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所谓“女儿红”、“女儿酒”等等,实为陈年绍兴酒。
本文标签:唐宋酒 编辑:阿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