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茅台成就了茅台镇一样,在美丽的酒城宿迁,有这样一个小镇——洋河,千百年来,多少佳酿有此孕育,至今,洋河股份的名满天下更使这里成为闻名遐迩的佳酿之源。
洋河镇距桃源县城西60里。明朝初年,因洋河镇与宿迁势豪争利,遂以重贿诱本镇之民夏耀吾私卖与宿迁,故洋河镇宿迁有十之九,桃源县只有其一。明、清时,洋河镇管辖老黄河、拖犁沟、教场、沈家道口、邵家道口中、华铺村、安河,鲍家河,为宿迁与桃源县接镶间之重镇。新中国建立后,洋河镇划归泗阳县(桃源县)。1996年,宿迁建立地级市,辖泗阳、泗洪、沭阳三县和宿豫、宿城两区。2006年宿迁市区划调整时,洋河镇重新又划入宿城区。
白洋河上通汴河,下达黄河。上通汴河可入淮水,下达黄河可连泗水,是沟通黄、淮、泗、汴的黄金通道。据清朝胡琏所撰的《夫役记》中描述,白洋河为京东、西、南数大省级诸蛮帮出行入贡、往来所必经之境,官舟使榜挝鼓而弭节者,日无虑数十艘;桅樯修纤执朴而严程者,动无虑数百夫。朝呼夜集,岁无宁日;风冷雨寒、晷无停时。清桃源县令萧文蔚也将白洋河称之为七省水陆要冲、鲥鱼贡道(上京进贡的必经之道),车马舟辑、夫役官解、喧嚣往来,为桃宿之壮观之地。
明朝初年,在白洋河设有两厅一将署并设卫领运,上裕军储、民运至淮、徐、归、德四仓,军船接运入京、通二仓库。
明朝末年,在洋河镇设关,有巡检司查纳往来船只,报纳桅封(税费)。
清康熙九年,在洋河镇设主簿一员。清乾隆二年,设河标右营游击一员,驻扎白洋河镇,通管邳(邳州)、宿(宿迁)、桃源(泗阳)。另设洋汛千总二员、洋汛把总一员,长年驻守洋河镇。
明清两朝的著名治水大臣潘季驯、兵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因治水也都常驻洋河镇。
便捷的水陆交通带给洋河镇繁华的同时也带动了镇上的酿酒业的发展。明代诗人邹缉在《白洋河》一诗中曾写道“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下多沽客。”南来北往的官商仕子、民役夫差、车装船载将洋河美酒带往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明清时,洋河镇有大小酒坊20余家,其中以三义酒坊、裕昌源酒坊、聚源涌酒坊、逢泰酒坊、南王人酒坊、树泉、润泉酒坊等8家最具盛名。
明末清初,一名白姓山西商人来到洋河镇,因看中古镇繁荣的商业和便捷优美的地理环境,便投巨资在洋河镇建造酒坊,从山西请来酿酒师、将山西酿酒方法和洋河当地的酿酒技艺结合起来,引美人泉水酿造洋河大曲酒。“泉香而酒冽”,一时间洋河酒声名雀起,时人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的美誉。清同治年间编纂的《徐州府志》上就有“洋河大曲酒味美”之记载。另据《江苏地名溯源》中介绍:相传清康熙皇帝在第五次南巡时,曾两次在洋河酒坊驻骅。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在宿迁建有行宫,留住7日,品尝了洋河酒后,龙颜大悦,欣然写下“洋河大曲、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御笔。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一次乘船路过白洋河,迷恋洋河美酒,开怀畅饮,饱醉3日。当他看到鸟儿在船顶飞翔,鱼儿绕船戏游时,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一幅对联:“飞鸟闻香化凤,游鱼得味成龙”,临走时,还买酒一船,带回京城宴客,并留有“明月清风酒一船”的诗句。
1915年,洋河大曲在全国名酒展览会上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国际名酒”奖状和金质奖章;1923年,参加全国物品展览获一等奖,同年,在南洋国际名酒赛会上,又获“国际名酒”称号,遂闻名于世,蜚声海内外。
1949年,在裕源、祥泰、逢泰、广泉聚等槽坊基础上组建洋河酒厂。1972年以来,洋河大曲历届均被评为江苏省名酒。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洋河大曲跻身于全国八大名酒之列。1984年5月,在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55度洋河牌洋河大曲的品评得分为全国参评的148种白酒之冠,蝉联国家名酒称号,荣获国家质量奖金牌;38度洋河牌低度洋河大曲亦荣获国家质量奖银牌。1989年1月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洋河大曲55度、48度、38度、28度四种产品均夺得同类产品总分第一名,荣获三枚金牌(55度、48度、38度洋河大曲)和一枚银牌(28度洋河大曲),蝉联了国家名酒“三连冠”。1990年7月, 在轻工总会举办的五年一次全国浓香型白酒分级评比中洋河大曲以93.5分的最高分当选为标杆酒。1992年3月初,洋河大曲系列酒在美国纽约酒类国际博览会上,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古朴典雅的装璜倍受英、法、美等17个国家的酒类专家和消费者的青睐,一举荣获国际金奖。
新中国成立后,洋河酒厂以50年的励精图治把酒厂变成为一座巍巍峨博大的酒都。而它的质量,让人产生“黄山归来不看岳,洋河归来不饮酒”的感叹。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刘华清、李铁映、宋健、费孝通、杨汝岱、回良玉、郑斯林等曾先后来厂视察或赞扬洋河为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
本文标签:洋河 编辑:阿宝